2008年8月29日
第一次爬山路~巴拉卡探路 爆心跳之旅 ~KHS單車學校之變速
路線安排 板橋自行車道->華江橋->大稻埕補給吃早餐->社子島->關渡->竹圍->紅樹林
->登輝大道->北新莊右轉 -> 縣101 ->線101甲 ->二子坪收工
實際路線 GPS 軌跡
在01小惡魔看到有阿伯跟小女孩爬上想說應該不難
當作是入門山
結果其實 縣101還蠻OK
101甲~真的不依樣
尤其是3K過後的髮夾彎..
我第一次下車就是3K的髮夾彎
車上騎7K-8K下來牽4K
結果約5~6髮夾彎後
注意心跳約快到170...
下來牽車150...
大約6K以後開始牽車休息上上下下
到了于右任牌樓後發現原來這邊海拔86X
阿猴餓肚子..
我是沒力..
上攻860
我是前面中盤配第二飛輪
可以說是爬坡檔一路到底
但是還是落地好幾次
在加油下次挑戰不落地攻頂
REF:巴拉卡路線圖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檢討--------------
建議rpm 控制在70-80左右
我這次用心跳錶發現我這次呼吸調節不好
一開始我自然呼吸
後面開使用兩吸一吐
在101甲的時候 bpm在160以上太久了(接近無氧區間)
再加上動能補給不夠.Orz 巧克力忘了帶
下次遇到髮夾彎要採用之字形上坡法
----------下次要挑戰不落地--------------------
REF:KHS學校 http://www.khsbicycles.com.tw/html/school/safety/safety.htm
變速的技術:
變速裝置是「減速」,而不是加速,是求腳踏回轉數的一定,以免除因出力不均而產生的疲勞。所以變速是為更省力更舒適而設計。
變速的時機為,上坡 下坡 路面凹凸不平逆風以及疲勞的時候。也可以說當踩踏感覺吃力時,即為變速的時機。
爬坡的技術:
爬坡的時侯,只光用腳力踩踏,會倍感辛苦,其解決的技術有三:
a. 變速:將後飛輪逐漸往大的齒盤移動或將前方的大齒盤移往小的齒盤(鏈條往內側移動就是變輕),以自己感到最適當為原則。
b. 運用上半身的力量:握住下彎跑車型把手的下方,腰稍往後移,握住把手往胸前用力拉,踏板往前踩,如此可以很自然的運用到上半身的筋肉群,減少上坡的辛苦,不要將腰離開座墊踩踏,因為如此,會很容易疲勞,尤其是長坡。最好使用2呼1吸的呼吸法,以補充大量的氧氣。
c. 勾腳:經常騎車的騎士,可使用束腳(現在大部份都用clipless的腳踏),將腳踏回轉的盲點後半部,往上拉,以減輕腳的踩踏力與負擔。
d. 爬坡時,不要因埋頭苦幹而忽略前方的來車或後方的來車,又為了「安全」絕對禁止「之」型上坡。
下坡的技術:
單車旅遊最易出事的地段,就是下坡。請隨時提醒本校的安全原則; 「下坡七分險」,安全的下坡必須隨時輕壓前後剎車以控制速度,以避免無限增快。同時將踏板踩成水平,臀部稍微抬起,體重往後推,兩腳夾住座墊,以控制車的穩定性(長坡前,不妨把座墊調低,會更穩定。)。
不易疲勞的技術:
正確的姿勢、行駛方式與等速的踏板回轉,是不易疲勞的基本三要因。
a. 參照三點調整法,來調整正確的姿勢。
b. 用變速器、以減低體力的消耗。
c. 配合行駛距離,作適當的休息。
d. 等速行駛是非常重要的,一日70公里的旅程是非常輕鬆的。一般變速車的設計以時速20公里為常用速度。為保持等速的踏板回轉,必須依各種行駛環境而變速。
e. 體力的分配,以上午為30%,下午為50%,其餘20% 則是預備體力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